“国家助学贷款助我成长”优秀征文选登 | 他自信地走在长安街上

发布时间:2020-11-10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中国学生资助


他自信地走在长安街上



清华大学     彭文余
忆往昔

1998年10月,在重庆市忠县,伴随着长江流域的瓢泼大雨,在一间板墙小屋里,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。那间小屋的色调本来就是灰色的,借着窗外的闪电与小火炉里忽明忽暗的火光,才能看见一屋子焦急等待着的人们。迎接这个小男孩的,是一张垫着凌乱碎花衣服的床,床上罩着被烟熏得土黄而不显本来颜色的床罩。床边火炉旁有两张年轻而黝黑、带着初为父母的惶恐的脸,那正是他的父母。

窗外仍是灰蒙蒙的,雨还是在随意地落着。木板房前是一块石头堆砌而成的地坝,雨水顺着长着青苔的瓦片落下,在石板上激起散向四周的水花。不知道多少年了,雨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滴着,石板也就这么默默地受着,直到石板上已经可以看见鸡蛋大小的圆窝。远处,闪电在独自地表演着,呼号着,在一排土房子的上头,在田野那根孤独矗立的电线杆上头。那一排土房子,是他几年后入学启蒙的地方,记载着他最初3年的懵懂求学路。此间景物,此间人物,此间风雨,都陪伴着他一同长大。

更远处,年轻的重庆刚刚被划为直辖市,城市里还留有欢乐的情绪,而欢乐中带着依稀的迷茫。当时,香港才回归一年,《春天的故事》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唱响。无穷的人们,无穷的故事,还有他未来将要走向的、无穷的远方。

看今朝
20年后,2018年,还是在那间屋子里,还是那一群人,还是围着他,东一嘴西一嘴地说着。20年后,他已经20岁了,十几年的求学生涯给予了他一种独特的气质,与这间木板房里的其他人格格不入。20年后,那间木板房原来的两位主人已经安详地离开了人世。
他拿着一张精美的通知书,浅紫色,折叠式。一展开,左边是一座立体的校门,门上写着“清华园”,右边是“录取通知”,右下角还签了两个龙飞凤舞的字。
他考上了清华大学。不过,清华大学对于屋子里的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对于他,是这十几年来艰苦付出的收获,是汗水和泪水流到最后剩下的那一点点希望;对于六伯六婶,是争论这个大学在北京还是上海的谈资;对于坐在矮板凳上正在有一口没一口喝着土酒的父亲,是儿子终于考上大学的欢欣。
当然,欢愉过后,是对怎么筹集头一年的学费、住宿费和头几个月的生活费的苦苦思索。他的学费,永远是这个家里最常讨论的话题。一次性拿出接近一万元,对于这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正在父亲皱着眉头思考还有哪个亲戚没有借过钱的时候,他默默地拿出那张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家里的纸,对父亲说,“爸,以后学费你不用操心了,咱们贷款吧,我长大了,以后我自己还上。”几天后,他和父亲一起,拿着录取通知书、身份证复印件去忠县的教委办公楼办理了助学贷款。过程很顺利,工作人员很耐心地指导了各种表格的填写,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,还不时地赞叹道清华是一所好学校。顺便说一下,那是他第一次去到县城。

一个多月后,他独身一人来到重庆,坐公交、换乘地铁到了重庆北站,等了两个多小时,换上了一辆绿皮火车,坐了32小时的火车,到北京西站。出站口处有个举着“清华大学”牌子的学姐。他低着头,就像一个犯错了的小孩,来到学姐身边。后来又来了一个高高的学长,于是他便拘束地跟着学长一道,拉着一个全新的行李箱,胸前背后背着一新一旧两个包,走过一段很长的路,上了一辆大巴,找了一个空位置坐下。

在清华的一年中,他低调地学习、生活着,默默地规划自己的时间,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饭卡,那里面有他全部的身家。依靠助学贷款、清华的各种门类的补贴,以及他自己争取到的奖学金,“忐忑”却又平平稳稳地度过了一年,结交了一群有意思的朋友,一群优秀的同学。但是,他始终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。

一年后,他仍然申请了助学贷款,因为他还记得,一年前他对父亲说:“我长大了。”长大了,就不想让至亲之人为了自己而操心,更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撑起自己的天空。那笔贷款,一部分他用来抵了学费,剩下的钱中,他拿出几百元钱给父亲买了个低配的智能手机,然后就一分不少地转入了银行卡里,充当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费。

2019年9月到10月,他积极地报名了清华大学的国庆专项游行庆祝活动,被编入第六大队607中队的第3小队,小队里面是班里的几位同学。来首都北京一年了,他还没有上过长安街。借这次机会还能亲眼看到总书记,他十分激动。10月1号,他是18方阵3514名清华学生中很普通的一个像素点,在任何一张公开的合照上都很难清楚地看见他的面容。虽然他很明白,他就在那里,4436那个点,就是他。但是,他却很开心,因为他终于明白,他和他们,没有什么不同。那天,他穿着和身边清华人一样的服装,拿着和身边清华人一样的鲜花,做着和身边的人一样的动作。他的个子和身边的清华人一样高,脸上有和身边清华人一样的自信的笑容和雪白的牙。那不只是一个无关紧要、没有意义的点,那是他。在那个点的背后,是一个鲜活的人,有着一些生动的故事和一颗自强不息的心,以及一份或许并不安稳但却值得去努力的未来。

那天,他也很自豪。他距离山里的那个小家1700多公里,但他不必坐32个小时的火车回去,此刻,他就站在大家中央。那个大家,既是3514名清华人,也是参加国庆游行的众多的群众;既是中国,也是世界;既是现在,更是未来。感谢一路上助学贷款的帮助,让他可以自信地走在长安街上。



指导教师点评
清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 魏晶

彭文余同学的文章以第三人称娓娓道来,将自己的成长故事生动、客观地呈现给读者。重庆山村中走出来的孩子,带着山城特有的坚韧和骨气。文笔流畅自然,富有感染力,细节描写真实贴切,展示了丰富的人文情怀。

文章表达了受助学生的激动、感恩和自豪自爱,体现了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的风采,也展现了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清华精神,能够鼓舞更多学生自强不息、积极向上,在青春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,回报社会。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学生资助管理中心